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新需求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活力、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为了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激发社会活力,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12月19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在门头沟区召开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现场推进会。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磊、副部长陈名杰、秘书长张爱军等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陈冬主持了会议。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宋宇介绍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庞微参加了会议。
会上,杜飞进部长强调,各区和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重大意义,要把群众获得感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因地制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守正创新,持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为基层百姓提供更多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产品。
此外,门头沟区委书记张力兵同志率先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介绍了全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开展情况和城子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社会化运营情况。东城区介绍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情况,西城区介绍了特色阅读空间的情况,朝阳区介绍了城市书屋社会化的情况,海淀区介绍了新建大型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的情况,大兴区介绍了运营社会化方式拓展公共文化空间的做法和经验,首都图书馆介绍了全市公共图书馆成立志愿服务总队,提供公共图书服务的情况。
与会同志实地考察了门头沟区城子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了解该中心社会化运营情况和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区和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各项部署和要求采取社会化等多种措施推动建成全市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前公共文化设施达到7131个覆盖率98.85%实现了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取得显著成绩。
一、出台政策
2015年,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牵头制定,市政府出台了“1+3”文件和《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及其购买目录,加大社会化扶持力度。各区政府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实施。
二、加强财政保障
在年度财政转移支付重点投入方向中,把社会化列为重要保障内容。
2018年,市、区文化部门用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支出达5.2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67.8%。其中,市级支出0.93亿,增长了25%;区级和街道乡镇支出4.27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81%。
三、搭建服务平台
针对文艺团体和剧组排练难、排练贵的问题,市文化和旅游局委托专业演出机构,进行社会化运营,建立了全国第一家面向文艺院团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舞台艺术孵化基地——北京剧目排练中心。
中心设有19个排练厅,以零场租或低场租方式提供给剧团,降低排练成本,实现剧团、剧场和观众三方受益。自2015年至今,已为400家文艺团体的577个排练剧目提供了服务,在596个剧场成功上演,被称为“戏剧界的横店”。2018年,共接待102家文艺团体、排练169个剧目,在191个剧场成功上演。
四、成立北京文化艺术基金
在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市文化和旅游局发起设立全国第一个省级公益性文化艺术基金,每年投入1亿元。通过创新艺术生产引导和财政投入方式,打破行业、系统、体制的界限,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重点围绕舞台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交流推广和艺术人才培养三大方向开展资助。2018年, 基金投入1.256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1.8亿元,资助项目132个。
五、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指标
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为抓手,带动全市整体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建设指标中,把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社会化服务的制度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等列为考核指标,强化社会化在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有效激发了社会活力推动了供给侧改革提升了首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下一步,将进一步从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培育市场主体、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形成全社会支持公共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